消费警示

光棍节网购需谨慎:遇欺诈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发布时间 : 2014/11/6 13:51:33 / CLICKS : 1930

光棍节网购需谨慎:遇欺诈可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中新网11月6日电(生活频道 袁野)光棍节网购潮来临,地铁、灯箱、公交移动电视无不在传扬促销活动。受商家的利益驱使,不少消费者卷入这场购物狂欢,然而网购陷阱重重,稍不留神就被欺诈。各地工商部门也于近日纷纷发布相关警示,消费者遇到遭遇虚假打折等问题时可以向电商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

  经过电商连年热炒,光棍节俨然成了购物节,去年“双11”,淘宝销售额高达350亿,瞬时引起国内外哗然。这一天对男人而言注定是一种痛,单身的男人愁对象,恋爱的男人愁钱包,网友把这一天解读为“要要要要”!

  据重庆晨报报道,有市民去年“双11”花了将近万元,但还是留有遗憾,由于网速不给力,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没能抢到。今年她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备战”,先把宽带从2M升级到10M,再把中意的衣服、护肤品等一股脑儿放进购物车,静待11日凌晨的“鼠标大战”。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网络热购还需冷思考,一些消费陷阱不得不提防。许多商家采取先提价后降价的把戏,迷惑消费者。也有一些人经不住价格诱惑和跟风心理,掏光腰包买下大堆根本用不着的商品,最终演变为一种参与式的购物狂欢。

  市民陈先生就有类似遭遇。三个月前就瞅好了一款3200元的手机,当时觉得贵就想再等一段时间,“我还把这个店纳入收藏夹了”,可昨天再次打开时已经涨到了3800元,“商家说双十一会降到3500元。”对这种促销方式,陈先生很是生气。

  为了规范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今年光棍节受到政府部门干预。北京市工商局日前特别发布“双11”警示,电商必须保证及时送货和退换修服务。工商总局此前也约谈了阿里巴巴、京东等10家大型电商,要求全面梳理近期网络商品价格,防范电商用“先涨价后降价”方法虚构优惠促销,也不得虚构成交量、成交额。

  另外,四川省工商局也约谈15家电商企业,要求禁止先提价再打折等虚假打折行为,也不允许电商使用“全网价格最低价”等绝对化宣传语。电商应该严格落实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不能以商品外包装被拆开为由,拒绝退货。

  如何才能避免受到欺骗?中新网生活频道特别提醒,消费者网购后,如果感觉自己遭遇了虚假打折,可以向电商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在向 电商客服进行咨询时,应该注意询问商品材料等关键问题,同时注意保留证据。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