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工商发布消费警示 买车切记查看合格证

发布时间 : 2014/12/3 16:36:08 / CLICKS : 1400

 据长沙市岳麓区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统计,2014年9——11月份,汽车类消费纠纷呈急剧上升态势,以次充好搞促销、变相加价宰顾客等现象仍存在。昨天,岳麓区工商局发布汽车消费警示,提醒市民从选购到提车,都要小心。

  家用机械类中汽车成为近日投诉的热点,主要问题有:一是质量问题多,如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在使用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漏油等问题。二是维修质量差,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有些修理厂人员资质不够,维修技术差,车辆多次送修仍不能从根本上排除故障。三是购车合同争议多。销售商不按合同规定及时交车,或者其指定的保险公司价款过高;合同本身不规范,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

  长沙市民杨先生近日在湖南九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但4s店迟迟不愿意提供车辆合格证。

  长沙市岳麓区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负责人提醒消费者,根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汽车合格证是汽车符合国家标准、具备出厂销售条件的身份证明,必须证随车走。而对于购车的消费者来说,汽车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没有合格证,就不能办理汽车牌照,也无法上保险。近几年,12315热线经常接到消费者迟迟拿不到车辆合格证的投诉。

  据悉,汽车合格证“被迟到”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个别4S店因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及时赎回质押在银行的汽车合格证。而销售商为了贷款将合格证质押在银行的现象,早已成为该行业的“潜规则”。

  目前杨先生的投诉正在进行调解,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购买汽车时,要仔细检查包括合格证在内的各种资料,如果车商确实是客观原因一时提供不了合格证,也应该让他们给个期限,并将期限写进购车协议或另外开具补充协议,以免上当受骗。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 刘乐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