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提示:快递单勿随意乱扔 小心泄露个人信息

发布时间 : 2013/11/25 / CLICKS : 1357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22日专电(扈永顺、蔡国栋)随着“双十一”网购盛宴的结束,个人信息泄露迎来高峰。

  记者在新疆大学附近一家快递公司收发点看到,许多同学都是拿到包裹后便把外面一层包装撕下直接扔掉,收发室外已有一小堆各快递公司的塑料包装袋,袋子上基本都贴有各式快递单子,仔细一瞧,姓名、电话、住址一样不落,有的甚至还标明了快递里是什么物品。

  然而,在个人信息需高度保密的今天,快递单却成了某些不法分子谋财的“新宠”。据业内人士介绍,电商网店的“刷钻”需求催生了快递单买卖,即通过制造虚假交易量来提高网店信誉度。此外,买卖的快递单信息还会被用于各种电话营销以及被人利用制作假包裹进行诈骗。

  据一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一条快递单信息的流转往往要经过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信息泄露风险。例如,快递单子一式四份,发件人、收件人、快递营业厅、工作人员各一份,这些快递单就成了信息泄露的隐患。此外,接入快递公司信息系统的其他相关单位,例如电商网站也有泄露信息的可能。

  专家提醒,相比电信行业、银行业等传统行业所泄露的个人信息,快递单信息更完整,背后隐藏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极易滋生刑事犯罪。因此,在收到快递后,不要随手把贴有快递单的外包装扔掉,一定要将包装上的个人信息抹去,否则将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来源:新华网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