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调查

免费通讯平台微信成假冒奢侈品销售“新阵地”

发布时间 : 2013/10/14 / CLICKS : 1549

近段时间,网民“Chagall”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好多人在叫卖各类“奢侈品”,全部是国际一线品牌,而价格仅为其官方报价的1-2折。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所谓的“专柜品质、支持验货”的奢侈品,几乎都是仿冒产品。

  中国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推出的公共免费即时通讯平台微信,目前已经拥有超过5亿用户。由于微信交流具有高度的隐私性和“一对N”精准的朋友圈子等特性,不少商家纷纷瞄准这一平台。

  日前,吉林长春市民孙奇在同事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名为“浪哥奢侈品直销店”的网友,并将其加为好友。在对方的微信相册中,孙奇看到千余款各类男女衣物、箱包、手表等商品,清一色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聊天,对方告知其所有商品“质量保你,跟真的一样”,于是孙奇选中一款手表,售价850元。

  3天后,孙奇收到手表时发现,表的质量跟对方提供图片及描述情况完全不同,于是打算退货。

  “对方明确表示不能退货,随后不再和我联系。”孙奇说,“此时我发现快递单上只留了一个电话号,并无其他地址信息,只能认倒霉了。”

  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微信朋友圈中充斥大量的奢侈品销售信息。其价格普遍仅为中国商场正品价格的1-2折,一些名表售价甚至不到正品价格的百分之一。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钟萍表示,随着淘宝等网站对假冒奢侈品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商贩将生意转移到微信朋友圈上。

  奢侈品代理商刘海波表示,尽管由于关税等原因,中国境内外奢侈品价格差较大,但境外代购奢侈品价格通常不应低于中国专柜价格的6折。“因此,对于价格过低的所谓奢侈品来说,其真实性值得考虑。”

  对此,钟萍表示,生产、销售仿冒产品行为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属违法行为。“在生产领域,应当由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查处;在流通领域,应当由工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查处。”

  “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经营行为几乎都属个人经营,没有正规经营资质,商品无法享受质保和相应保护。”钟萍说,“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查处力度,不给假冒商品生产、销售提供生存空间。同时,消费者应当提高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尽量不给假冒商品提供市场。”

  目前,微信好友一般是通过微信号、手机号、QQ号,或者扫描二维码添加,定向性很强,私人营销账号一般很难被人查找到。由于微信上发布的产品信息,也只能在好友之间看到,比起微博,微信的隐蔽性更强。

  对此,腾讯公司表示,目前微信主要采取机器过滤、内置安全机制和用户举报等相结合方式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用户相应的安全提醒,杜绝非法信息传播。

  腾讯公司表示,今后一旦发现某些帐号存在违规行为,腾讯将视情节给予处理,严重时,将立即停用甚至封禁该账号。   来源:新华网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