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预付消费有风险 消费者需谨慎

发布时间 : 2013/10/10 / CLICKS : 1349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消委会成功处理一起重大群体性涉及2000余人的消费纠纷。经调查,其主要原因为某连锁美容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在该店一次性购买一定金额预付式产品,并承诺可根据不同的消费情况终身免费享受基础护理服务或10年免费享受基础护理服务,由于该经营者在经营初期未能充分估计到市场风险及内部管理等原因,发卡过多,致使近两年均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无力兑现承诺,遂引发此起消费纠纷。

  上述案件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存在着权益受损的风险。为此,四川省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需要提高消费风险防范意识,谨防消费陷阱。

  一是面对商家宣传承诺,要保持冷静,切忌见面就签合同并付款。消费者在商家预付式消费宣传攻势下,要保持冷静,不要冲动,特别是在预付金额特别大,优惠力度特别大的情况下,更要谨慎,谨防消费陷阱。在面对巨大的优惠诱惑时,消费者需要反复思考、权衡以下几个问题来让自己避免见面就付款:是否急需此产品?是否需要预付式消费这种方式?对此商家及其产品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如果商家不兑现承诺或卷款潜逃,能否承受此风险?

  二是要仔细考察商家情况,认真阅读服务合同。消费者在确定购买产品服务后,还要考察商家经营资质情况、信誉情况和经营状况,以及其消费合同是否合理等情况。商家的经营资质情况,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出示或到相关主管部门去查询,商家注册登记和年检情况可以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商家的信誉情况和经营状况,消费者可通过网络或亲朋好友等途径了解,多做比较,尽量选择信誉度高、规模较大、经营时间长的商家;对商家的承诺要落实成书面合同,如果由商家提供格式合同,消费者要认真阅读,或请法律专业人士提出意见,避免合同陷阱。

  三是尽量选择服务周期短、预付金额少的预付费产品。消费者在做好前期考察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及风险承受力,科学理性地选择需要的预付费产品。需要提醒的是,消费者购买预付费产品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次购买最好选择服务周期短,预付金额少的产品,在经过消费体验和多次考察,确认了商家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后才购买服务周期较长、预付金额较大的产品,以减少消费风险。

  四是注意保留消费凭据,及时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除了应妥善保管消费合同、收款票据等消费凭证外;同时,在每次使用以后,要及时核对消费余额,防止余额被侵吞或盗用。对可挂失的消费卡,在丢失时应及时同商家联系,办理挂失手续。在有效期内,如果发现商家经营情况异常,无故不提供服务等情况,可以向当地工商部门提出申诉或向当地消委会投诉。如果发现商家涉嫌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来源:法制网四川频道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