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南通发布消费提示 月饼看"出身"就餐算清账

发布时间 : 2013/9/4 / CLICKS : 1568

  中国江苏网9月2日讯 中秋渐近,市民选购月饼、预定团圆宴的日益增多,市消协针对近年来中秋消费存在的问题,结合节日消费特点,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注意保存凭证。

  选购月饼:散装月饼看厂家

  如何购买到安全合格的月饼?消协提示,尽量到资质证照齐全的大型超市、糕点专卖店等处购买,要认真查看包装外观是否完好,包装封口是否完整无损,有无膨胀,商品标识是否齐全、规范。购买散装月饼时应注意色泽是否金黄油亮,面皮有无裂开、有无霉点等,包装上是否标明保质期。网购一族要避免被网上华丽的外包装图片蒙蔽,以免买到华而不实的商品。需要邮寄月饼的市民,最好避开高峰期,提前寄出,如果寄贵重月饼,办理快递业务时应注意保价,同时主动索取并保留好相关凭证,以便维权。

  商场购物:谨防促销陷阱

  中秋恰逢夏秋交替,商家各种促销手段让人眼花缭乱。市民应货比三家,记住商品日常销售价格,谨防虚假打折。面对高额返利券等促销诱惑,首先要弄清促销原因、促销方式、促销规则、促销期限、促销商品的范围以及相关限制性条件等。购买换季库存商品时,要留心商品质量并索要“三包”凭据和其他票据,价格便宜可不等于质量粗劣。需要注意的是,夏装、凉鞋、风扇等夏用商品买回家后明年夏季才能使用,届时可能超出“三包”期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

  在外就餐:核对标价账单

  节日期间,家人朋友聚会多。在外就餐的市民接受服务前,要注意查验菜单价格,留意是否明码标价,弄清收费标准。付款前先查看结算单据,注意核对收款项目是否准确,结算价格是否与点菜价格相一致。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保护好认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饭菜原状,并与饭店、餐馆负责人交涉。发生食物中毒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同时保存好消费发票、病历卡、化验报告等证据,以便及时得到调查处理。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