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调查

宝宝应"食补"微量元素 盲目服保健品或致中毒

发布时间 : 2013/6/18 / CLICKS : 1324

 家庭医生在线近期进行了一项“宝宝微量元素健康调查”,结果显示,60.98%参与调查者不知道“微量元素补充过量会导致中毒”,41.46%的被调查者“经常给宝宝服用营养保健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科副主任梁立阳教授提醒家长,盲目给宝宝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补充过量还可能中毒。

  调查显示,36.59%的被调查者“看到别的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受其影响也‘跟风’”。梁立阳介绍,宝宝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不足或缺乏,都不利于健康,微量元素检查是为了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宝宝在某一段时期体内主要微量元素的比例,以便对宝宝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么什么样的宝宝要做检测呢?梁立阳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以喂养母乳为主,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不必做检测。6个月以后,可结合宝宝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进行检测。对再大点的宝宝,家长可根据其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先天不足等情况进行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上对于微量元素的检验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数值来看。宝宝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不能简单地靠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做判断,必须结合宝宝所表现出的症状才能做定论。一般而言,缺铁的儿童多表现乏力、多动、食欲差,缺锌则表现为口腔溃疡、挑食;睡眠质量差、夜惊、枕秃,则是由于缺乏钙元素且一段时间内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所致。

  调查还显示,41.46%的被调查者“经常给宝宝服用营养保健品”。梁立阳指出,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与挑食、膳食不平衡有关。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不挑食,比补什么都强。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首选食补。

  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缺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类海产品;缺钙可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鱼肉等食物补充。梁立阳强调,只要正常进食,合理搭配膳食,孩子就不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

  针对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服用营养保健品,梁立阳说,盲目给宝宝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因此,当碰到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时,不要擅自给孩子吃药,最好先进行食物补充,并定时和医生联系,由医生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吃药。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