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领袖

李东生:“取经”路上

发布时间 : 2013/3/27 / CLICKS : 1429

1.jpg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面对镜头,微笑。

  镜头里的李东生穿着那个时代最时髦的夹克衫,笑脸上透出一丝斯文和腼腆,不经意间还带出了一个小POSS。

  照片的右下角清晰地显示着拍摄日期:1988年11月1日。

  那一年,李东生31岁。

  照片背景中的建筑物颇为特别,但李东生却记不清拍照的地点。只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正担任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引进部部长,负责在港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那段时间,是李东生职业生涯中唯一离开TCL的时间。

  同事说,李东生记忆最准确的事情,基本都与工作相关。

  1982年大学毕业后,李东生放弃公职,主动来到“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前身),成为这家小厂的第43位员工。

  从车间技术员工作到TCL通讯总经理,李东生只用了三年时间。不过,这位年仅28岁的总经理,年轻气盛,难免轻狂。他有梦想、有激情、敢闯、敢冲,却没有经验成熟地面对复杂的世界。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干了九个多月,李东生便因业绩不佳,又不会处理与同事的关系而黯然离开,调任至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

  这是李东生事业上遭遇的第一次挫折。虽然,这与他之后遇到的挫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但却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转折。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都在大力引进外商投资、创办合资企业,并培养工业基础能力,建立外向型工业体系的战略。李东生调任工业发展总公司后的主要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并扫除一切合作障碍,让国外、境外的工业企业到惠阳投资。

  因为工作,李东生有了去国外大工业企业拜访的机会。对于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的年轻人,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也让李东生开始正视自身的不足,反醒在TCL工作时遇到的问题。

  这张照片即拍摄于“取经”路上。

  “那时,我最初的理想是让个人进一步充实,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对国际企业的深入了解,我的理想也有改变,变成了让自己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做一番事业。”李东生表示,正是那段时间的开阔眼界,让他萌生了这样的念头:如果再回TCL,一定要带领TCL成为领先的跨国企业。

  飞镖离开靶心,一定是为了更好的回归。1989年底,32岁的李东生又回到了阔别的TCL。

  此后,他遇到了更多的挑战与困难,甚至几次深陷泥潭,但是他再也没有离开过。

  “从TCL的国际化成果来看,虽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TCL积累了进行探索的经验,并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经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也为未来TCL进一步国际化发展、践行‘全球企业’梦想,奠定了基础。”

  有几个人能在经历了时代的跌宕、人生的起伏、命运的玩笑、世事的无常后,仍然会坚持最初的梦想?

  30年来,同行业的竞争对手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人早已退休,有的人开始转行,有的人隐忍于江湖……只有李东生一次次把自己逼上绝路,又一次次浴火重生。 来源:英才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