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领袖

酷绅公司总经理黄岳南十年打造服装定制文化

发布时间 : 2012/11/8 / CLICKS : 1294

      黄岳南至今记得自己扔掉铁饭碗、迷茫之时去中关村(000931)打短工,继而又奔赴日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准确日期。他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这些重大的人生转折的日子,我都记得清楚。”

  1993年6月29日从科学院离职,1994年2月28日赴日本工作,1995年2月28日回国。尝遍了事业单位、外企工作的个中滋味后,一心“就想着回来做点儿事”的黄岳南到了一家乡镇服装企业,而这次选择,注定了他与定制职业装的不解之缘。

  如今,作为酷绅服装有限公司(下称酷绅)总经理,黄岳南这位60后一点儿也不落伍。他会轻而易举地梳理出职业装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脉络;他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只要3个尺寸便可实现职业装的个性化网络定制;他还深知当下网络热点事件,并调侃自己“不会做红烧肉、没有小三”。

  酷绅从2003年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快定制模式”转型,实现了一个传统服装企业向科技型的升级,从此开启了酷绅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十年:以科技创新提高量体裁衣的生产效率,塑造自己定制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2003年“非典”期间,网络对其产品销售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黄岳南介绍说,“产品搞出来不知道怎么销售,干脆写个新闻发到自己网站上,结果真的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也正是通过这一次亲身感受和更为细致的调研,黄岳南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创建“快定制模式”的工作。

  在积累了上百万人的量体尺寸之后,结合自身信息化水平高、灵活性强等优势,他们提出了“密码定制法”。消费者最多只需要提供3个常见尺寸,即可在网上选号定做合体的衣服,最终约95%的客户通过这种方式定做的服装可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酷绅的公关经理陈胜军告诉本报记者,如此一来便可省去前期因量尺寸发生的成本,大大提升服装生产的效率。黄岳南在采访中也强调,“借助高效的技术,将是我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

  据黄岳南介绍,自企业1996年成立以来,他和自己的团队已打造出一个专门从事团体服装定制和个人服装定制的现代化服装企业。

  尽管一直在寻求科技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在黄岳南看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其使用的工具与科技,而是产品背后的文化和心意。他告诉记者,“我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一种美好的特质,关键是对事情本身你肯不肯用心,信息系统、专利技术等只是我们的工具,这些背后都是我们对定制的专业和热心。”

  在黄岳南看来,定制本身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量体裁衣背后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核心在于设计、营销和品质提升,“我致力于把这个事儿做明白,把定制文化和概念传播出去。”

  不过,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黄岳南告诉记者,这需要一个持续渗透的过程。他以进入电商行业为例告诉记者,“刚开始同行们都批评我进入电商太晚,但现在他们都感觉我步子更稳,我们不是在网络上咋呼一阵,而是一种持续的渗透。”

  据记者初步了解,全国职业装市场容量已达到500亿元以上。另据测算,中国的机关、职场人员,孕育着每年1000亿元的职业装市场需求。

  看似广阔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大批企业投入其中。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有一定规模的女装企业有3700多家,男女装兼顾的企业有25000多家,但专业的职业装生产企业为数不多,而以职业装为主打的专业个性定制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正是洞悉了市场的需求和变化,黄岳南瞄准了个性化定制式职业装市场,并提出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品牌高端化的经营理念。他告诉记者,自己想做职业装定制领域的“阿迪达斯”和“耐克”,他半开玩笑地说,“职业装个性定制我一定要做好——哎呀,说这话有点儿像小孩儿——一定要做得像个样子。”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