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记者调查称ATM机出错客户需等3-7天才能解决

发布时间 : 2012/9/20 / CLICKS : 1455

     南京市民戎先生近日在交通银行ATM机上存钱,钱被吞后,银行最初反应是等3天,在媒体介入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银行方面立即清点确认,向戎先生退还了被吞的900元钱。对于戎先生的遭遇,记者以朋友存钱,钱卡被吞向南京部分银行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众多银行对于市民钱卡被吞的情况,反应速度类似“马拉松”,3-7天解决属于正常情况。为何众多银行对ATM机吞钱处理如此低效?记者昨日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事件还原]

  第一幕 市民现金被吞,银行要其等3天

  前天上午,南京市民戎先生在交通银行东山支行ATM机上存钱,戎先生准备分三次向机器存入37000元钱,前两次很顺利,存入了36100元,第三次存入900元时,突然遇到了麻烦——当900元钱进入了存钞口后,ATM机屏幕突然死机!戎先生急忙进行电子账户查询,发现自己的账户上还是36100元,也就是说自己的900元钱被机器吞了。

  戎先生立即与大堂经理进行沟通,工作人员在一番查验后没有给戎先生什么说法,让戎先生等3天再来。对于这样的处理方案,戎先生显然不能接受。

  第二幕 警方介入,银行声称还是不能通融

  在双方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戎先生想到请警方介入,他拨打了110,很快民警赶到东山支行。戎先生的想法是,如果自己回家等3天再来银行处理,很多数据和证据难以保全,在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情况下,还是由民警作为第三方进行见证,现场查验后把900元钱还给他,免得夜长梦多,出现银行不认账自己的钱拿不回来的尴尬局面。

  在了解了戎先生的真实想法后,民警记录了有关情况,并与交通银行东山支行进行了沟通,但银行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依然要求戎先生先回去,过3天后会有个处理方案。
第三幕 市民向媒体投诉,记者还未到钱就退了

  在警方介入后,事情解决仍然没有眉目,戎先生在万般无奈下想到了寻求媒体帮助的办法。

  在拨打了有关媒体热线电话后,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原先“坚持原则”的银行终于放下了高傲的身段,东山支行行长俞敏声称以第一时间出现,要求银行工作人员临时暂停那台出故障的ATM机,并打开机器进行现场轧账,在清点了钱款并对比了戎先生电子账户后,银行方面在记者到来之前,终于退回了戎先生被吞的900元钱。

  [记者调查]

  ATM机吞钱,解决一般都需3-7天

  虽然钱拿回来了,但戎先生仍然有话要说,他至今搞不明白,银行明明可以现场即时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故意拖延3天之久?自己为了追回被吞的900元钱,花了一个多小时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是在媒体关注下,银行才肯即时纠错,换了其他人,会有这样的幸运吗?

  对于戎先生的疑问,交通银行东山支行负责人俞敏表示,出现机器吞钱的情况,行里面的规定就是3天后解决,现场给戎先生办理退款,是特事特办,自己为此还亲自到一线解决。从俞行长的话中,不难看出,银行规矩确实很严,这次是一个个案,今后能不能这样做依旧很难说。

  既然交通银行是机器吞钱3天后解决,那么其他银行的规定是什么样的呢?记者为此走访了南京一些银行进行调查。据建设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果顾客在ATM机上存钱时出现钱被机器卡住,银行卡也没有退出来的情况,可以凭借身份证到营业网点说明情况,或者查询自己的银行账户后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处理。但是,每个ATM机所在网点处理的时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如果客户在ATM机上存钱,但是并没有到账,则还款入账的时间视各营业网点具体情况而定。在两家银行一些网点,记者以朋友钱卡被吞为由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现场退钱办不到,一般需要3-7个工作日。

  [法律人士]

  若属银行责任 消费者可索赔

  对于银行机器出错,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南京一位律师表示,银行机器吞钱肯定是银行的责任。如果银行方面知道吞了钱,就应该立即停止该机的业务,并及时为消费者进行处理。即使每个银行的清机周期不同,也要尽快处理,不可以任何借口拖延。如果结果显示的确机器吞了钱,那么这段时间的损失,银行有义务补偿给消费者。而一旦银行方咬定没有吞钱,举证上消费者就较为被动,很难证明自己到底存进去多少钱。这种情况下可以举证倒置,要求银行方面举证,来认定银行没有多收。

  还有法律人士表示,ATM机提供的自助服务属于银行服务的延伸,如果自动存取款机出现故障,应视为银行的服务出现了瑕疵。银行与用户之间在开户时已形成金融服务合同的法律关系,银行的义务是提供符合规定和约定的服务,如果提供的服务出现瑕疵,就构成实际违约,银行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记者手记]

  银行出差错缘何总让客户吃亏

  最近南京市民丁先生成了社会上热议的大红人,更被网民调侃为“史上最聪明的储户”,因为他和银行玩了一个小把戏,银行的反应却颇具黑色幽默,令人捧腹大笑后,只能一声叹息。

  前几天,丁先生在南京下关区中央北路附近的一家自助银行存款时,由于机器故障,刚存入的10000元现金被机器吞没,无法在账户中查出,心急火燎的丁先生立刻致电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他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好。丁先生灵机一动,用另一个电话再次致电客服,假称在ATM机取款2000元,机器却吐出了5000元,多吐了3000元,问怎么办。令丁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招还真灵验,电话那头立刻回话:你等着,银行工作人员马上就来。果不其然,大约5分钟后银行工作人员就匆匆赶到。

  就在这起黑色幽默事件发生的同时,上海也发生了一件颇具争议的银行取款纠纷。上海市民陈先生去某银行取4000元钱,由于匆忙,他在离开柜台后,并没有重新清点金额。然而当天中午陈先生却接到银行电话,工作人员称,柜员在数钱时出了错误,让他速速送回多给他的1000元钱。陈先生就纳闷了,你们柜台上不是写着“离柜概不负责”的吗?怎么现在又要我还钱了?更何况,陈先生表示当时取款后根本没数就把钱塞进皮夹了,所以成了一笔“糊涂账”。
 

友情链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国联合商报社|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中国工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消费者报|国际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经营报|中国旅游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
中国环境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服装报|经济参考报|中国交通报|名牌时报|消费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建材报|中国计算机报|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