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保健品骗术多样 屡禁不止
近年来,有关保健品虚假宣传、不治病反害人的案例层出不穷,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对此,北青网消费频道从多个品牌案例出发,为消费者揭示保健品骗人的招数及保健行业的种种乱象,警示消费者慎重购买保健产品。
根据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保健产品认知程度较高,其中,安利的品牌认知度最高,接近总投票人数的30%,完美、汤臣倍健的品牌认知度随后,三者的百分比占到总数的55%以上。
安利是国内首批拿到直销牌照29家企业之一,其安利纽崔莱营养保健品自1998年进入中国以来,更是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和信赖。除安利之外,康宝莱、完美、天狮、如新等企业也同时获得直销牌照。
除了获得国家直销牌照的企业之外,其余众多保健品商家单纯从保健品市场的巨大利润出发,不择手段的宣传其产品,全然不顾消费者利益。其中,即便获得了直销牌照的商家,其产品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
在大品牌保健品大举进攻市场的同时,保健品也往往打着“治疗”的旗号蒙骗消费者,企业把保健食品、保健药品和正规处方药混淆在一起,让消费者误以为使用保健品对某些病症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从而引发了诸多的问题。
保健品为何会受到如此多的追捧?在从“您购买保健品的理由是什么?”这一消费调查中可以看到,在参与投票的791名网友中,有超过33%的人认为保健品是可以当药品食用的、另有近30%的消费者认为自己购买保健品是受到其广告的影响,足见保健品对消费者的误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保健品可以同等于药品的概念在消费者心中已根深蒂固。
在对外宣传中,品牌保健品打着“保健”的旗号进行宣传,而完美的内部人员曾爆料称,企业在对其“下线”的培训中,则是以产品可以治疗众多疾病来进行宣传的。除了完美,康宝莱还曾曝出给“下线”员工洗脑,以传销的模式壮大产业等内幕。
那么,保健产品的“疗效”究竟如何?在消费调查中,我们也获取了相关结论:在参与投票的844名网友中,有近半数的消费者认为,自己使用的保健品存在夸大疗效的情况;只有12.8%的消费者表示自己使用的保健产品有跟其宣传有相一致的效果。
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目前保健品行业存在乱象丛生、国家无具体法律法规约束、处罚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消费者需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要轻易被保健品的假面具欺骗。
保健产品归根结底不能等同于药品,希望有良知的商家能够从消费者权益出发,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保健品。
附:北青网消费调查
1、您是否购买过所谓保健品?
|
||||
|
2、您购买保健品的理由是什么?
|
||||||||
|
3、您使用的保健品后的体验?
|
||||||||
4、您认为保健品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
||||||||
|
5、您还会选择购买保健品产品吗?
|
||||||
|
6、您了解以下哪些品牌保健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