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品牌创优网!
 
上海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出新招儿
2017-06-15 13:16:00 浏览:1693
    

上海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出新招儿

探索维权“直通”社区

□ 周 琳

“我们村95%以上的村民都已经住进了一个新建花园小区里,包括600多位老人,占比15%。老人多、人员又集中,一些不法商家摸清楚这个情况,恨不得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天堂’。”面对不断“主动上门”的各路商家以免费、保健说法诱骗老年人,上海市崇明区静南村村委会联络点联络员钮菊香说。

一些不法商家以“长寿保健”“免费发放”“重要通知”的名义,发传单、送鸡蛋、办讲座,诱骗老年人购买他们的产品。为了阻止这样的“虚假骗术”,上海正在探索维权调解“直通”社区,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有效衔接,为家门口送来“打假卫士”。

钮菊香做联络员好几年,深知这其中的“难处”。有一次,一家净水器公司用“重要通知:全面开展自来水净化工程”“免费发放与安装”等字样,在村里发起了传单。还没等联络员摸清楚状况,村里一些老人已经把安装人员领回了家,“免费的又不要钱,不装白不装”。而当她上门劝阻时,村民还说,“你家有钱,你买得起。我们装这个免费的挺好。”

刚装好,安装人员就变了卦,向村民索要几百元的维护费,不然就赖在家里不走。钮菊香立即带领志愿者与厂家负责人进行沟通,查验其企业和产品资质,综合研判消费风险,认为消费风险较大,且存在以“免费”为幌子的不诚信行为,最终将其劝离,并拆除了已安装好的净水器。

这只是上海数千个消费维权联络点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2000年,上海在126个居(村)委会试点“消费者权益保护点”,配合社区综合管理,延伸监管触角,畅通维权渠道。截至目前,已经在社区、市场、超市、商场、景区、电商、学校、军营、园区等地,设置各类型联络点8277个,在维权宣传、消费引导、诉求表达、矛盾调解、权益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海市嘉定区新成社区联络点联络员居晓贲说,涉及的案例中,往往有着“三大怪”:“家人说的话不信,朋友、陌生人的推荐反而全心相信”;“老人不只是瞒着子女,甚至子女想要去报案、维权,还拦着不让”;“开始时都心甘情愿,等发现被骗时早就人去楼空了”。此时第三方的及时介入调解非常重要。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