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品牌创优网!
 
孙大午:热心改革的企业家
2015-07-29 17:12:22 浏览:1302
    

1.jpg

  他既是企业家,又是农村改革家,他的改革观点是从创业实践中得来;他因“非法集资”入狱,引发全社会大讨论,被称为中国乡村银行的“先烈”,他说“我无罪,但我伏法”;他提出“私营企业不姓私”;作为家族企业的大家长,却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立宪”式改造。

  夫妻艰难创业 “投毒,放火,都经历了”

  1985年初,河北省徐水县郎五庄村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包村西北一片叫做“憋闷疙瘩”的荒地,曾经当过八年兵,转业后在徐水县农业银行工作的村民孙大午鼓励妻子刘惠茹和另外五位村民一道,以每亩6元的价格承包了这片无人问津的荒地,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投毒,放火,毁机器,毒打,暗杀,绑架都经历了”。1995年,大午集团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最大的500家私营企业之一。

  也曾为贷款弯腰

  当年,农村企业要想为发展而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脑门子理想主义的孙大午也曾为贷款弯过一次腰。2000年,大午集团想筹建一个1000亩的葡萄园,需贷款600万元。在多次努力未果的情况下,下面的经理向请示,需要几万元的公关费,才能贷到款。孙大午说:“你们看着办吧。”经理送给了某银行行长一万元钱。但对方收了钱并不办事,孙大午知道后大怒,硬是要回了6000元。从此以后,他也与当地金融机构绝缘了。

  “粮食银行”

  最初,大午集团主要从事养鸡、养猪、饲料加工等产业,经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了饲料(粮食)紧缺问题。大午集团自创了“粮食银行”公司向农民借余粮。农民要粮食还粮食,不要粮食还钱。到了1996年以后,“粮食银行”开始逐渐转变为借款形式,由大午集团出具借据,承诺给以一定的利息。从1996年到2003年,长达8年的融资活动中,储户和大午集团从没有发生过信用纠纷。

  锒铛入狱

  2003年开始,长期徘徊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之间的大午集团终于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而性格耿直、地方人脉并不“兴旺”的孙大午也因此银挡人狱。河北省徐水县人民法院认定孙大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00多万元。

  引发社会大讨论 判三缓四

  “孙大午案”几乎惊动了整个中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柳传志、茅于轼、巴曙松等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纷纷为孙大午鸣冤叫屈,在国内掀起一场关于民间集资定性问题的大讨论。最终,徐水县法院一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孙大午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我无罪,但我伏法

  孙大午始终不认为自己真的犯了罪,他将自己的感受概括为六个字:“我无罪,我伏法。”“贷款太难了。在农村,你的房产是集体建设用地,你的土地不能抵押。比如说我搞养殖业的,养了几十万只鸡,他(银行)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件事以后,孙大午一直想做一个自己的乡村银行,但都因为政策上的壁垒做不成。

  “孙大午案”本应具有标杆意义

  中小型私营企业融资难,是个陈旧得快要发霉的老话题了。今天,它仍在朝着霉变的方向继续发展。对解决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难题,“孙大午案”本来被视为具有标杆意义。但是在他身后,各地仍有断断续续的新“孙大午”们,同样在为融资而揪心奔忙,甚至同样身陷囹圄。

  孙大午谈吴英案

  孙大午:吴英的罪名一个是定的集资诈骗罪,诈骗罪我觉得是定不上的。因为一个真名实姓的人,真名真姓真地址的人去诈骗,这本身就不成立。说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也非常勉强。比如你说非法集资,那肯定就有合法集资,我们哪有合法集资的渠道?我们既没这方面的法律,也没这方面的条例去说这个事情。也就是说只要是政府不批准的,你都可以视同违法,都可以视同非法。

  公共企业家

  秦晖、秋风、茅于轼、陈志武……孙大午是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敢将这么多公共知识分子称之为朋友的人。而秋风在孙大午入狱时就称他是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企业家”。2003年3月,他到北大作《十八年感受三农来自底层的声音》演讲,直言“中国农村问题的实质是权力和资本对农民劳动权利的限制和剥夺”,并痛陈基层管理弊病。

  认为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政府松绑放权

  孙大午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政府对农村的松绑放权,他建议政府出台“乡村创业促进法”,把各种部门法规挡在城市里,挡在乡村外,让原来只能种地的农民在乡村搞多种生产经营,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

不赞同严控耕地面积来保护粮食生产

  孙大午:现在全国人口13亿多不缺粮食,1950年代末才6亿多人口,三年灾害期间也饿死那么多人。因此不是人多地少的问题。世界上的粮食堆积如山,都为出口发愁。如果美国不卖给我们,那么澳大利亚、加拿大也不卖给我们吗?非洲也不卖吗?全世界都不卖吗?要是那样咱们是个什么国家?

  孙大午:保护就是管制

  孙大午:“保护”是什么意思?保护就是管制,保护农民恰恰是对农民的不尊重。这些人认为土地私有了,农民会一时糊涂或者上当受骗把土地卖了,以后就没饭吃,就会引起社会混乱。但他就没想过,每个人做决策都是理性的,农民说不定比你还聪明了,为什么怕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呢。亿万个家庭就是亿万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应该相信他们,出了问题有法律制裁,有刑法民法管着。

  私企立宪

  集资案之后,孙大午开始考虑集团的传承问题。他觉得股份制是一个陷阱,“上亿资产,……我把钱分给大家,最后还得搞成内讧。”孙大午尝试着用民主选举方式,设计了“私企立宪”制度:企业里有三会,监事会、董事会、理事会,职能分别是分权、确权、限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产权归监事会所有;董事会行使决策权;董事会成员,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让资本说话,也让工人说话

  2006年12月16日,大午集团召开“私企立宪制”第二届董事会选举。相对于第一届的过渡性,第二届选举更具实质意义:第一届的候选人为孙大午提名推荐,而第二届则全部为海选产生。“大部分私营企业,80%都存在富不过三代的问题。我想探出一条路让资本说话,也让工人说话。”孙大午称。

  私营企业不姓私

  这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私营企业家在1992年就提出“私营企业不姓私”的观点:私营只是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它创造的是社会财富。

  以共同富裕为理想

  孙大午自称是“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共产主义思想,所以就会“以共同富裕为理想”。“我有一种倾向,愿意实现欧洲的那种生活。就是富人可以富,但是他不可以在天堂,穷人可以穷,但是他不可以在地狱。现在我们生活城乡差距太大,贫富差距太大”。

  大午城,乌托邦还是桃花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从银行辞职的孙大午与妻子刘惠茹承包的那片荒地,经过努力,已经变成了今天的“大午城”。在许多人眼里,这里是自给自足的小社会,村民只要支付很少的费用就能享受到合作医疗,甚至拥有污水处理厂,喝的水也都是大午矿泉水,包括饭桌喝的“大午葡萄酒”。孙大午说:那里不是乌托邦,而是他努力想要实现的“桃花源”。

  改行考古

  “私企立宪”外,孙大午醉心的另一件事情是考古。2008年9月28日,孙大午成立了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总部设在大午集团,他自任会长。研究会有13位专职人员,还有数十位兼职研究员。孙大午认为自己的考古研究,有文化传承的价值。考古之前,他还修过孔庙。

  结语

  喜欢谈政治的企业家。——茅于轼评价孙大午。   来源:网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