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品牌创优网!
 
王小谟获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07-29 17:10:49 浏览:870
    

      导读:王小谟院士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0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谢家麟、吴良镛。

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王小谟院士。孙自法 摄

  当天的奖励大会上,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另4大国家级科技奖也同步揭晓并颁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项22项,二等奖187项;来自美国、加拿大、丹麦、日本的5位科学家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简介

  王小谟院士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院士是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多年来,王小谟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上世纪60年代,他瞄准国际雷达技术前沿领域,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

  预警机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装备。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他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中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坚实基础。

  国产预警机正式立项后,王小谟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师,自己担任总顾问,倾心指导年轻的总师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为中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针对中国国情,王小谟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主持制定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条件。他还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中国预警机装备出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基础。

  王小谟院士学术造诣深厚,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先后培养出18位中国预警机系统或雷达系统总设计师。目前他仍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谋划和推动中国预警机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